专家意见

 中科院戴国忠教授对课程的评价 

    

 北京大学查红彬教授对课程的评价 

    

 北京邮电大学马华东教授对课程的评价 

    

 北京理工大学贾云得教授对课程的评价 

    

 清华大学教务处意见 

    

 清华大学教学专家意见 

    

学生评价

 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 

    本课程已有10年历史,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好评。在清华大学每年的课程教学评估中,近三年的评价如下(信息来自清华大学教学评估系统):

2007年:

    总体评价得分:90.83±1.97, 单项评价得分:92.80±2.58, 最后得分:91.82±2.27。主要评价:“首次开始英语授课,而且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,有很多术语,对老师对我们都是挑战。”、“好”、“备课认真,讲课负责”、“好”。

2008年:

    总体评价得分:88.86±2.59, 单项评价得分:92.01±3.16, 最后得分:90.44±2.88。主要评价:“讲课比较接近前沿。”、“老师很负责,爱憎分明,讲课难得的认真”、“老师讲课很有激情”。

2009年:

    总体评价得分:90.99±1.56, 单项评价得分:93.49±2.11, 最后得分:92.24±1.84。主要评价:“讲解生动,思路清晰”、“授课很生动,前沿且有吸引力”、“讲课生动”、 “老师平易近人,和蔼可亲,关心学生”。

 具体学生评价 

    计算机系2004级本科生梁颖宇对课程的评价

    

    计算机系2004级本科生曹彬彬对课程的评价

    

    计算机系2005级本科生徐文昌对课程的评价

    

    计算机系2005级本科生钟昱对课程的评价

    

    计算机系2006级本科生曹翀对课程的评价

    

    计算机系2006级本科生刘天强对课程的评价

    

    计算机系2006级本科生林添对课程的评价

    

    计算机系2006级本科生武若冰对课程的评价

    

    计算机系2006级本科生蒋朦对课程的评价

    

成果奖励

 学生发表科技论文  

1.  2002级本科生黄其兴同学在完成图形学课作业的过程中就B样条的升阶和顶点插入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并在胡事民教授和Martin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在国际著名刊物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 (CAGD)上发表文章.
    Fast degree elevation and knot insertion for B-spline curves, 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, 2005, Vol 22, No. 2, 183-197.

2.  刘天强同学在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,相关成果发表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顶级刊物上ACM Transaction on Graphics.
    Efficient Affinity-based Edit Propagation using K-D Tree. In Proceedings of Siggraph Asia 2009, ACM Transaction on Graphics,Article Number: 118.

3.  2007级本科生张文琦同学在上图形学课期间,在刘永进老师的辅导下,合作完成论文“Some notes on maximal arc intersection of spherical polygons”将发表于The Visual Computer(Springer)杂志上。
    Yong-Jin Liu, Wen-Qi Zhang, Kai Tang. Some notes on maximal arc intersection of spherical polygons: Its NP-hardness and Approximation Algorithm, The Visual Computer, vol. 26, DOI:10.1007/s00371-009-0406-5, 2010

4.  2007级本科生仇荣琦同学,张文琦同学在上图形学课期间,在刘永进老师的辅导下,合作完成论文一篇,发表在浙江大学学报,并申请专利一项。
    Yong-jin LIU, Rong-qi QIU, Xiao-hui LIANG, NURBS curve blending using extension,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, 2009, Vol.10 No.4 p.570-576.
    一种光顺优化的NURBS空间曲线曲率连续拼接的CAD方法。专利受理号:200810247339.6

 教学论文 

 课程获奖 

图1:北京市精品课证书

图2:清华精品课证书

图3:清华大学教学软件一等奖证书